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答疑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2-06-19  文章来源:浙江教育考试院  作者:未知

  1.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现行改革的继续,还是“另起炉灶”?

  2006年我省启动了新课程实验,至今已有6年。前一阶段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有所增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等方面。但因种种因素影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任务还远没有完全落实,新课程理念还未成为自觉的行动;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空间不足;个性发展仍未得到应有关注,育人模式转型效果不佳;过度应试的局面尚未明显改变,学生学业负担仍未减轻。一些地方和学校课程改革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后退。

  为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更为了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我们从2010年开始用了2年多时间,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继续坚持了“实现普通高中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改革方向;继续坚持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继续坚持了注重学习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要求;继续坚持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等。

  在继续原有课改的同时,《方案》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酝酿在六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大幅度提高选修的比例。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由原来的19.4%提高到33.3%,极大地扩大了学生选择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也为普通高中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了可能;二是学校自主设置课程。将课程设置权交给了学校,全省不再有统一课表,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安排课程;三是分类建设选修课程。明确开设四类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开发开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促进学校创建自己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四是扩大选课范围。提出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扩大学生选择空间,鼓励职业高中、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开发开设符合普通高中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校内选课走班,也可以跨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选课学习,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五是实施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制订发展规划,形成个人修习计划,在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时,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六是建立学分收费制度。在不提高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将学费分为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以鼓励学校开发开设选修课程。

  2.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一是巩固课改成果的需要。我省2006年启动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确实遇到了不少问题和难题,当前如果不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仅已有的课改成果巩固不了,甚至改革还会出现倒退。

  二是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培养大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而现行普通高中教育课程单一、“千校一面”的现状,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对人才的需要。

  三是培育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现有高中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显然不能适应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培养的需求。

  四是加快实现浙江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求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先行,而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十分关键。

  正是基于解决以上这些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决定在现阶段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3.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方案》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5句话15个字,即“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

  调结构。针对原有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特色发展空间时间不足的问题,减少统一设置、统一修习的必修课程,增加适合学生发展需要、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选修课程按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设置。

  减总量。针对当前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应试倾向依然明显的问题,《方案》在确保必修课程基本、基础性知识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面向全体学生的必学内容及学习总量,将原课程体系中各学科指定选修模块调整为自主选修,删除必修课程中非主干和过繁过难的内容,为学生修习选修课程腾出时间和空间。

  优方法。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全省不再实行统一课表,各学校根据办学特色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安排课表,推行选课走班。选课走班不只是校内走班,还可以走校、走向社会学习;不只是学生走班,还可以教师走教;不只是选修课程走班,必修课程也可以走班。同时,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全面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后,可以提前毕业。

  改评价。根据《方案》规定,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等11门必修课程,各科目每年开考一次,分别在1月和6月施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科目,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以最好成绩记入档案。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高校招生制度。

  创条件。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社会课程资源,同时区域增量教育资源重点向课程改革倾斜,向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普通高中倾斜,加强选课走班设施与设备等方面的硬件保障,重视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减少必修、增加选修,会不会影响我省普通高中的基本质量?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一个层次递进、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体系。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生的基本、基础性学习需要,选修课程着眼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需求,二者相互衔接,既可以为全体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又为学生按兴趣、按潜质发展提供了空间,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减少必修、增加选修不仅不会影响普通高中的基本质量,而且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5.综合实践活动改为选修课程,会不会弱化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变学生单纯的知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省许多学校在前期的课改中都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研究与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不宜与整个课程体系相分割。为此,《方案》对研究性学习作了进一步规定,要求把“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引导和促进各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鼓励把一些课题性研究活动根据性质不同分别纳入知识拓展类和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6.为什么要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目前在世界各国的高中段教育中,有的实行普职分离,有的实行普职融合。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既重视知识教育又重视职业技术技能培养是共同趋势。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不同特点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一个人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也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如调查实验的技能、生活技能和交往沟通的技能等。

  我国普通高中的突出问题是,学校一直过于强调单一的知识教育,学生缺乏各种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技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方案》把职业技能类课程引入普通高中,并将它作为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的重点,以此弥补现有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性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增加选修课程,会不会拉开农村普通高中学校、薄弱高中学校与城市优质高中学校的差距?

  从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总体情况看,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已基本具备了开设选修课程的条件。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尽管课程资源不如城市学校丰富,但在拥有农业、农村课程资源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依托这样的优势,可以开发建设出不同于城市优质高中学校的课程,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

  考虑到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学校开发选修课程的资源和条件相对不足,《方案》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区域为单位,做好课程资源建设规划,统筹选修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省教育厅还将统筹建设选修课程资源库,重点提供给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高中学校。2011年4月,省教育厅提前启动了高中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试点,在全省选择30所试点学校先期开发了一批选修课程。目前省教育厅相关单位正在向省内课程开发较好的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校征集选修课程,计划于2012年秋季向全省普通高中学校至少提供100门选修课程。

  省教育厅还将重点加强对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学校与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高中学校结对子,共同开发开设选修课程。

  应该看到,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让所有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高中如能及早启动开发建设选修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不仅不会拉大与城市优质高中的差距,甚至还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越”,加快缩小长期以来形成的差距。

  8.如何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能力?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教师习惯于根据统一课程、统一要求、统一教材实施教学,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出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这对普通高中学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应该看到,经历了2006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广大教师已初步积累了一些课程开发的经验,许多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的能力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学校应鼓励和帮助教师积极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创造条件让每个教师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方面都能有所作为。学校选修课程体系建设,按要求将分3年完成,这为教师提高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提供了比较充裕的时间。

  为适应开发开设选修课程要求,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多形式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师课程开发开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有效激励与调动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省教育厅已将教师课程开发与执教能力列入评优及职称评定条件。最近下发的评审教授级高级教师试点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对普通高中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的考核要求。

  9.如何防止一些学校为了应试而过度复习必修课程?

  《方案》明确要求,学校必须规范课程开设,即根据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严格控制必修课程教学的课时总量,课时总量应与该学科学分相对应。同时还要求学校为学生建立丰富多彩、多层次、可选择的选修课程体系,并切实保障和维护学生的选课权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将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开课程情况的检查。

  省教育考试院还将继续深化高考命题改革,切实控制试题难度,确保不出偏题怪题,让反复操练“过度复习”在考试上失去意义。

  10.如何落实选课走班,让学生真正选起来、走起来?

  选课走班是当今发达国家普通高中普遍实行的教学组织方式,也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这次深化课改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就看选课走班能否真正落实。

  《方案》要求各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全面建立选课走班制度。

  第一,学校要按照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规定: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已开发各类选修课程不少于每30名学生1门”,二级特色示范学校“已开发各类选修课程不少于每40名学生1门”。《方案》规定:“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第二,学校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立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加强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根据生涯规划选择课程。

  第三,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强制学生统一选课。原则上达到15人选修的课程,学校都应该确保开设。省教育厅已为普通高中学校提供了选课软件,各学校都要据此建立选课平台,以便学生通过选课平台,选择自己想学的、学得会的、符合生涯规划的选修课程。

  第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选课走班。选课走班不只是校内走班,还可以走校、走向社会;不只是学生走班,还可以教师走教;不只是选修课程走班,必修课程也可以走班。

  11.在学生选课学习中怎样保证学生的安全?

  学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现在各地对此都非常重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后,普通高中学校将出现部分学生走班级、走学校、走社会选课学习的局面,客观上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做好学生普遍选课学习的安全工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制订和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最重要的是要实行选课形式的多样化,选修课程以学校自主开发开设为主,对于一些对教学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选修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走教”的方式,到选课学生所在学校上课,以减少选课学生的“走学”。

  学校组织学生跨校学习选课,要与对方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明确责任,制定安全工作预案,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学生分散、自主到社会机构参加培训学习,学校应对学生及其家长适时进行安全提醒提示,有效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安全防范意识。

  12.为什么要实行弹性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是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实现学生选择性学习的必然要求。实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特别是选课走班后,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力有高有低,获得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在时间上必然有先有后。对于有能力在不到3年时间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学校将允许他们提前毕业。这为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现超常学习,提前进入大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弹性学制将对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年限实行“上封顶,下不限”。“上封顶”是指学生高中学习年限最长仍为3年;“下不限”是指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高中学业等任务就可提前毕业。

  《方案》规定,凡是具有我省普通高中学籍、符合中学生品行要求的普通高中学生,只要做到“一个达到两个不超过”就可以毕业,并获得浙江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一个达到”,即在规定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且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必修课程修满96学分,选修课程修满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两个不超过”,即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所有科目的考试,且不合格科目不超过一门;综合素质测试四个测评项目中,不合格项目不超过一项。

  13.如何确保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学分认定的真实性?

  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选择性学习,并保证学生的选课质量和学校的培养质量。

  学分认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业。学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时间不少于规定时间的2/3、学习过程表现良好、参加课程考试(考查)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二是证书。学生参加经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确认的社会机构包括行业企业培训,或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考试或比赛,获得某项资格或等级证书,均可提出学分申请。三是过程记录。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有活动记录、总结或报告。另外普通高中学校按相关标准和程序,承认学生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等跨校选课所获得的学分。

  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责任主体是学校。为确保学分认定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学校要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校长、书记、分管纪检的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代表等成员组成,具体负责学分认定工作。学校要明确学分认定的标准和基本程序,对学生学分认定情况要及时公示,学分认定情况要及时记入学生学分档案。学校还要对提供课程的社会机构的资质和能力条件进行审核认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日常巡查和抽检制度,监督学校的学分认定工作,并逐步建立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诚信制度,形成确保学分认定真实性的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

  14.目前深化课程改革暂不与高考招生挂钩,会不会影响改革进程?

  近年来,我省高考招生制度一直在推进改革。2007年,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2009年,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2011年,探索“三位一体”高校招生录取试点。应该说,这些高考招生改革措施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并还将继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此次深化普通高中改革与这些年不间断推进高考招生改革有密切关系。

  此次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完善课程设置,推进选修课程建设。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大量选修课程马上与高考招生挂钩,选修课程很有可能会变成必修,从而加重学生负担。为确保深化课改目标实现,防止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这次深化课改暂不与高考招生挂钩。

  15.如何支持和保障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这些年,我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普通高中教育。2011年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总投入达到145.4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79.3%;生均预算内事业费达到7683.51元,生均公用经费达到1544.26元,分别居全国第8、9位。

  当前,总体而言,普通高中已基本具备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条件。据统计,2011年普通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3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752元,生均图书38.7册,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10.6%、30.6%、14.8%。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8%,生师比已从2006年的15.3:1下降到14.2:1,这个比例已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当然,课改的条件仍需不断完善。《方案》要求各地在今后一个时期,在配置增量教育资源时,要充分考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把增量教育资源向课程改革倾斜,向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及城镇薄弱学校倾斜。全省将把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纳入对地方政府教育现代化达标评估条件,纳入对各地教育局的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考核体系,纳入对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指标。

  16.如何保证普通高中教材及时到位?

  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普通高中学校将具有更多的课程设置权,学生将具有更多的选课权,这势必造成教材需求上的更多变化。为此,要对需求方的学校和供给方的新华书店的相关供需工作作出调整。作为学校:第一,要及早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明确必修课程的开设方式,规划选修课程建设和开设;第二,应在学期结束前完成下一学期选课工作,及早明确选修课程教材的品种和数量。作为新华书店:第一,编制包括所有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教科书的征订目录;第二,及时开展教材征订工作,详细登记每一所学校所定教材的品种和数量;第三,在征订数量外,提印一定数量教材作为机动,以备学校补订或调剂。应该说,供需双方合理衔接,教材的及时到位是有保证的。

  17.怎么样积极稳妥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为此,《方案》设定了3年到位的时限。2012年秋,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2013年,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修订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2015年,在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学习的课程体系。

  18.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如何做好新老学生在政策上的衔接?

  对201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新生,按《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执行。对这之前入学的学生(2010年和2011年入学),仍执行原有课程制度。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