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0年输送17000人才 就业率90%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0-06-11  文章来源: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作者:未知

  中国软件资讯网消息(文/黄顺芳)6月11日,中国软件资讯网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处获悉,在该学院成立10年以来,已经向社会输送近17000名IT人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温涛将学院的成功归结于产学融合办学模式的成功,其强调,学院将全面实施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未来10年打造成一所高水平的IT应用型大学。

  10年输送17000名IT人才 就业率超90%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几乎与2000年国发16号文件发布鼓励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步,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3万平方米。

  10年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伴随IT产业的浪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1500名学生到如今拥有近14000名学生的万人IT大学,从最初的高职专科到如今本科、专科、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多元教育体系;从高职院校到独立学院,再到2009年成为首批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院校,十年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实现了“三级跳”。

  据温涛介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覆盖全国近30个省,已向社会输送近17000名IT人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英特尔、惠普、东软、IBM、甲骨文、英特尔集团等知名公司每年到学校“批量”定制人才,学院的毕业生有40%留在大连,成为大连软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温涛同时对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0年发展关键要素进行了归纳。

  外部因素表现在:1、国家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教育主管部门对学院发展的帮助与扶持;2、IT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繁荣促进了IT教育的发展和IT人才的培养;3、大连市政府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10年来大连市的产业和学院互动成长;4、东北大学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东软集团、大连软件园对学院发展的持续投入。

  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1、产学合作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东软IT产业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发展的独特竞争力;2、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3、与面向应用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的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

  全面实施TOPCARES-CDIO教育教学

  温涛指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希望通过推进TOPCARES-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升级。

  据其介绍,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继承的基础上将CDIO中国化和本校化,在充分考虑学生、教师、产业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和IT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针对学院IT专业的设置情况,对CDIO能力培养大纲做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构建了具有东软特色的TOPCARES-CDIO“8大能力”指标体系。

  TOPCARES-CDIO的核心是一体化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一次突破。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培养思路是,要培养什么能力,就增加哪门课程。而CDIO强调的是一体化,是把学生要培养的这些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4年学习的各个方面。大学人才培养的瓶颈往往在于跟社会脱节,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学校要求所有课程都要以具体的实践项目贯穿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循序渐进系统掌握8大核心能力。

  为了保证TOPCARES-CDIO教学改革的充分实施,学院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组织结构,全面实施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的管理模式改革,推行一体化专业教育管理团队模式。一体化管理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将一个专业内的专业教学、素质教育与学生课外的党团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创业实践等工作相互联系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各个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与此同时,学校利用其数字化校园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的方式都能进行课程实践和项目实践。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平台的SOVO(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大学生创业中心),自2002年成立就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学院将SOVO进行改制和升级,专门拿出近6000平米教学大楼,按照专业方向组建了30余家学生虚拟公司,由学生进行管理运营。SOVO实现了学生身在校园感受职场磨练,弥补了应届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的短板。

  “2010年下半年,学院将投资建设一座8万平米左右的大学生新技术和新文化体验广场,全面构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和创业平台。我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我们的学生一周7天的时间里能够有2天是在公司里做兼职,那就真的做到了学用结合、产学融合。”温涛说。

  自2009年3月起,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推动超过1年时间,面临教学改革的压力,很多教师纷纷表示:尽管此次教学改革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强度,需要重新撰写教学大纲、重新设计课程和项目,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职业能力的提升,课堂更加活跃和有趣,这种成长感同样让人感到兴奋。

  “这次改革标志着学院从规模化发展全面迈入内涵建设阶段,作为教育者只有用一种创新的心态,要有与产业充分融合的胸怀,才能在人才培养上获得突破,使教育真正创造学生的价值。目前来看,老师在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已经显现出来,在学生身上的效果还要有1-2年的延迟时间。”温涛说。

  产学融合办学 打造高水平IT应用型大学

  IT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高校IT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IT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仅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非常注重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创造能力等非业务方面的素质。因此,培养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统一和谐发展的应用型IT人才已经成为IT时代的需求。

  言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0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温涛将其归结为产学融合的办学模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东软集团、大连软件园共同投资举办的专业IT学院,这所大学自出生之日起就带着产业的基因,是一所面向产业应用、与产业充分融合的大学。十年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微软、东芝等企业全面展开合作,校企联合共同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开发、资源建设、师资共享,使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全面对接,从而使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可以适应产业的人才需求,这种与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实现了我们这所IT应用型大学的社会价值。”

  面向未来十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定位明确:“我们就是要办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IT应用型大学,我们要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在未来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特色应当成为高校的生命力。”

  温涛表示,未来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能够在四个方面彰显我们的办学特色:实现并持续创新产学融合、面向应用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并不断完善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发展一支与面向应用相适应的国际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IT应用型人才。

  温涛同时指出,未来十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在六个方面全面提升:1、实现在国内同类高校(应用型大学)中居于领先水平;2、实现科学的治理结构与先进的大学制度;3、教师队伍具备“双师、双岗、双语”的全面能力,在未来5年内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未来10年内全院所以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4、构建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大学人文环境;5、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学校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6、产学融合,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教育与科技服务。

  “我们的定位是IT应用型大学,是服务于产业、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大学,过去十年我们对大连经济转型已经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大连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背景下,在中国人才创新的大环境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发展模式会彰显出更强的生命力。”温涛表示。

标签:民校新闻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