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海外高校沪上揽生源 高中生留学警惕“双盲”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7-11-21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未知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高校派人来沪,到华师大二附中和交大附中等学校进行招生面试,不少高校还承诺为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专家提醒,要警惕国外大学挑选生源时的盲目性和学生盲目报考的“双盲”现象。

  学校:过度倚重排名和社会实践

  在交大附中参加招生的几位主考官透露,英语水平、校内成绩排名和社会实践情况是三大选拔标准。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政教处沈老师主管学生出国事宜已3年,他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外大学与我国中学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解越来越深入,但目前的选拔仍有较大盲目性。

  从选拔标准来看,国外大学对中国众多高中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校内排名无法体现校间差别,因而参考价值有限,而且还给部分留学“黑”中介虚报情况留出可乘之机。其次,过于强调社会实践的比重,难免以偏概全。曾经有位成绩平平的高中生,因十几年如一日照顾一位病残儿被哈佛录取,但跟踪发现他学习很吃力。评价标准可以多元化,但过度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势必影响对其整体实力的评估。短短十几分钟的面试,也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状况。

  学生:过分看重“名牌”和奖学金

  不少高中生出国留学,也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交大附中高三蒋同学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品牌,及部分国外大学提供的奖学金,对同学颇有诱惑力。部分同学从高一起就准备托福和SAT等考试,力搏名校和奖学金。

  专家提醒,不少国外高校因研究生教育而名扬四海,但本科教育其实并不比国内高校强。而关于奖学金的宣传,多半是部分学校抢占中国市场的营销手段,真正为本科留学生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比例尚不足录取者的十分之一。多数学生需自费就读,四年花销约为200万元人民币,绝非一般家庭能承受。

  一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劝诫学生和家长,要摆正心态,不要迷信国外名校和奖学金的光环;更要知道,部分国外大学来招生,其实是一种市场行为。


 

标签:留学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